Saturday, September 5, 2009

杏坛回首四十年


林怀龙校长


林怀龙与槟城日间师训毕业同学萧国祥摄于峇都丁宜海滨
(1959) 萧国祥来自吉兰丹道北


在槟城三山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与二年级甲班同学合影
与师训班实习同学萧国祥同为该班级任(1958年)


1960年林怀龙在陈国宏讲师的推荐之下受槟州教育局委派
出任大山脚武吉基舌(蔗笆)侨光学校校长(1960-1969)

在大山脚侨光学校校长任内与全体教师合影



1977年5月6日在北赖中华三校新校舍开幕
典礼上致词。左为副教育部长陈声新局绅

林怀龙在北赖中华三校校长任内与全体同事合影



林怀龙校长指挥中华三校合唱团在新校舍开幕之文娱晚会演唱



林怀龙于1977年9月16日至1979年2月28日担任平民学校校长


林怀龙于光华校友会为母校筹募扩建基金
所主办之“光华行”开步前致词27-7-86


北海光华学校在林怀龙校长任内,学生曾经多达3460名
是当时全马来西亚学生人数最多的小学。教职员约138位。
以上是1986年庆祝创校50周年金禧纪念前全体教师合影。


林怀龙校长于1994年7月5日退休。1998年荣膺威北威中县
模范教师


杏坛回首四十年
林怀龙

我在1959年毕业于槟城日间师资训练学院.1960年开始执教鞭.至到1994年退休.在杏坛总共消磨了30多年的时光.退休后也未完全疏离教育环境.往日同事或教育界同道的来往交流,以及我本人的参与学校建委会策划筹款建校工作等.这些都使我有机会继续接触到教育的环境.
对于过去服务杏坛期间,所经历,所观察,所听到的一切,至今记忆犹新.
承蒙光华日报总编辑爱护,邀约撰写有关教育事物文稿.谨就三四十年来所见,所闻,所知.凭着记忆,并参考"董教总"及"木马城"保存在"网际网络"上的资料,略术一二.如有缪误,尚祈读者诸公匡正是幸.

火炬运动的启示

1956 年,当我在槟城青草巷学校念初中三年级时. 某日放学,与同学骑脚车出校门,有人半路拦截, 并力邀我们参与"火炬运动"的宣传行列.与他们几位年纪较大(可能是正在念高中)的他校同学,到当年尚属槟城郊外的大路后,日落洞网寮及猴枣芭等地,逐户访问,派送教总所印发之宣传文件,鼓励华人子女登记入学华校,以方便政府分配学额.
当时许多崇洋的华人家长,喜欢将子女送入英校就读,认为这样子女将来会更有出路.但经过教总发动这次的"火炬运动",派员沿户宣传之后,几乎所有华族家长在为子女办理入学登记时,都选择了华校.使到行将独立的我国政府,在拟定教育计划时,不得不考虑到这种事实.
当年(丙申年)槟城各街区庆祝中元节盂兰胜会,发动点唱筹款来献给马来西亚(当时是马来亚)华校教师总会,作为振兴民族教育的活动经费.后来教总兴建会所大厦,将槟城华族社会的捐献充作建会所基金.并以其会议大厅命名为"槟华厅"来纪念当时槟城华族社会对教总捍卫民族教育运动的大力支持.
当年9月9日晚上,槟城华人社会在春满园举办了一项场面感人的慰劳会,来慰劳参与"筹募教总基金"及"火炬运动"的工作人员.我因被召去参与宣传工作,所以有机会得到一张门票,进入春满园参加慰劳会.当时会场外面悬挂书写着"热烈欢迎文化斗士林连玉先生".的布条. 全体要员列队在门外等候欢迎这位后来被尊 为 "族魂"的林连玉先生的驾临. 当个子短小精悍,头发散落,不修边幅的林连玉先生,在槟城 教师会领 导周曼沙及黎博文等人的 陪同 之下进入会场时,全体肃立,全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以及整齐洪亮的口号"热烈欢迎文化斗士林连玉先生".
当时年纪小小的我,已经从而感受到华族社会对于民族教育的重视.我当时便为自己立下心愿:将来如有机会,当为民族教育事业而服务.
根据董教总所保存的资料显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之有历史记载,是从1819年开始.最初是私塾教育,渐渐发展成正式的学校.从1920年到1940年,华教从自力发展到被管制.在日治时期,本邦华文教育停顿进入黑暗时代.在1946年英国殖民地政府颁布了"教育政策白皮书"之后,华文教育开始受到压制而面临危机.这时候出现了民族的先知先觉.他们以大无畏精神,以敏锐的眼光,高度的智慧与精辟的见解,领导整个民族捍卫教育保存文化.培根护本,维护民族尊严,使能发挥民族优点,参与建设发展国家,造福全民.
"火炬运动"是民族醒觉的标帜.是华文教育在本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华族社会自从我国独立到现在,一直都在为民族教育的生存与发展而奋斗.我们不是为争权力,我们不是为夺钱财;我们只是要求通过有效的母语母文教育, 来培养有自尊有 作用的人材, 来为国为民效命 ,来促进国家的繁荣进步.
我们这些年来不屈不挠的努力,已经逐渐获得友族及政府的谅解与认同.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国家采取了比较开明与开放的教育政策.我们看到私立学院如雨后春荀一般的设立起来,包括了设有华文系的南方学院及新纪元学院.最近更批准了槟城的韩江学院.
这是国家进步的好现象.但我国华文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赖于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望逐步获得改善.其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极需从速解决的问题,便是华校师资短缺的问题.
华校师资的来源

办教育必须要有学生,教师及校舍.早在私塾时代.学生就近相聚,校舍多利用宗祠庙宇,教师则就地取
材.当时学校老师都无须注册,故无资格之规定.许多在中国乡下受完初中或小学教育者,南来之后如无找到适当职业,便在乡贤协助之下,办起私塾,招生授课.教材只着重语文教学,多采用"三字经","千字文"或"幼学琼林"作为启蒙教育的课本.教师只是注重读解及批改生字或作文;学生则只顾朗诵及书写.
到了正规学校的创立,才设有校长教师的专业职位.当时许多华校校长老师,都是来自中国,或是本地华侨前往中国受教育之后,再回到本地当教师.而本邦政府开始华校教师的专业训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

(1)
战之后.英殖民地政府的教育部,从1949年开始,即为训练华校教师而开设高师班,简易师范班及假期师训班.
资料显示:从1949年到1957年,政府通过高师及简师班,训练了2159名华小教师.而假期师训班则为华小训练了1902名教师.两者在10年之间总共为华校训练了4061名教师.
1957年初,我以初中毕业的资格到玻璃市的公华学校当临教.发现在职老师们议论纷纷.他们反对政府建议通过教师甄拔考试来鉴定教时的资格.以便将在任教师分成"永久"与"临时"教师."临时"教师须再参加师资训练课程之后才能成为合格教师.
马来亚于1955年在殖民地政府的安排之下,先举行部分议员选举.准备在1957年8月31日正式宣部独立.当时组成过度时期的内阁,由敦拉萨担任教育部长,拟定教育报告书.该报告书成为独立后国家教育政策的蓝本.报告书已列出师资训练计划.
1957年开始,政府在全国各州开设了"日间师资训练学院"及"日间师资训练中心"来训练小学教师.这些学院或中心将华,巫,英.印四种语文源流的教师,归在同一屋檐下受训.每一种语文源流的教师,在受训时必须选择一种第二语文.以便毕业后执行教学工作时,能更灵活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我便是在1956年底参加教师甄拔考试,1957年4月被录取进入槟城日间师训学院受训,1959年底毕业.
1960年,我得到陈国宏讲师的推荐,由教育局委派到大山教蔗芭侨光学校担任"试验"校长.这一试便开始了数十年的杏坛生涯.也了决了当年参加"火炬运动"时所立下的心愿.
日间师资训练制度,最符合我国的教育环境的需求.因为它对各种语文源流的学校均能照顾得到,所以能够满足各种语文源流小学的要求.
可惜的是这种师资训练制度到1972年以后便有所改变.当时教育部重新规定小学师资受训资格必须拥有MCE(SPM)马来文优等.受训媒介语改用国语.谨华文组的华文课以华文为受训媒介语.当时的所谓华文组被称为PPAK©.从1975年到1984年的10年之间,毕业于PPAK©的华文教师共有5177人.这个数目距离我国华小师资的总需求量还远.政府为弥补华小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而开办了华文价期师训班(KURSUS SRC). 从1969年到1979年的11年之间,被录取参加华文假期师训班(SRC)受训而毕业的华小教师总共有3538位.
我从1973年开始,曾兼任华文假期师训班华文教学法讲师多年.从参加受训的学员当中得悉.他们最大多数来自国民中学,来自国民型改制华文中学的占少数,而来自华文独中的几乎没有.
这些参加SRC受训的学员,大多数来自没有改制华文中学或华文独立中学的乡镇.维护华教最力的领导机构董教总,一向不甚关注小乡镇国中教授华文课的问题.但是这些出身华小,再经过国中进修华文课的华裔子弟,华文根基良好.他们考到MCE华文科优等,担任临教多年之后,才有机会被录取参加受训.他们对华教工作热忱有加.足以承先启后,继续华教先贤的使命.我曾在假期师训班第六,八届毕业刊上填写"沁园春"一词给予勉励.词曰:

数载风霜,三年雨露.励志藏修.一心扬文教,持韬仗略,气吞斗牛.
举步登程,精诚踏实,无病呻吟莫效尤.当记取:大中华文化,自主沉浮.
无情岁月难留.看往日英豪尽白头.
羡诸君年少,雄姿焕彩;精神奕发,夙愿初酬.
作育英才,菁莪域朴.护保灵魂赖众谋.朝远望,正天空海阔,浪逐沙鸥.

我们不难断定,如果国民中学的华族学生不考华文,华小师资的来源将会面对更加严重的问题.
华小师资的缺乏,一向由临教暂时替代.华小临教数目最大的年代是在1974年(3188位)及1975年(3000
位).这是因位当时国民型英文小学已全面改换教学媒介语成为国民小学.许多原本计划将子女送去英校的家长看到这种情形,突然改送子女进入华校,因此造成华小师资更加严重短缺.
自从我国独立以来.华小师资来源全靠政府的训练栽培.华校有多少学生,多少班级,需要多少位老师.每年退休多少位,应该训练多少位,是很容易计算出来的数字.但政府至今无意(非无法)解决问题.

学制课程及教材

马来西亚的学制分为小学,中学及大专三个主要阶段.从1962年起,实施普及(义务)小学教育.凡年满7岁的适龄儿童都必须进入学校受教育.在独立之初,小学原本分为巫,英,华,印四种语文源流.在1968年之后,英校逐步改以巫文为教学媒介语. 自1974年开始,我国小学只剩巫华印三种 语文源流的学 校.
各民族家长有权为子女选择进入何种语文源流的学校.
小学教育为期六年.再升上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之初级中学时,来自华印小学的学生须多念一年的预备班.原本5年制的中学,对来自华印小学的学生来说则是6年制.(最近教育部豁免UPSR考试巫文及格者免念初中预备班.)中学念完毕业,如成绩合格,将被录取多念两年先修班,之后才能申请进大学.因此

(2)
在马来西亚,华人子弟从念华文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一般上需要18年的时间.如再修读硕士博士学位,则需经历20多年的学程.
华小学生在升上中学之后,虽然教学媒介语文已改换,但仍旧有修读华文的机会.除了改制华文中学之外,其他国民型中学或国民中学,大多数都有教导华文科.在修完大学先修班之后所考取的高级教育文凭,对华文有造诣者,可报考华文.我国大学只马大设有中文系.在私人学院方面,最近几年开创的南方学院及新纪元学院,都设有中文系.问题是选读中文系的学生是否热烈,将来毕业之后是否有出路.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华文系生存问题的主要因素.
70年代初期,我曾经在国民中学兼授华文课.当时发现学生学习华文的热忱是有的.只是高中华文课
本中的文言文占了极高的比例.在区区三节课中,不容易发挥教学效能.最近几年来教育部修订中学华文课程纲要.列入精细又复杂的语法规则.使学生对于修读及报考华文科,更加望而却步.
1960年达立教育报告书,建议本邦的中学,只有"全津贴中学"及"独立中学"两种.这项建议,引起全国华族社会的大震荡.造成华文中学董事部的意见分歧.一些华文中学接受津贴,改变了教学媒介语.一些中学则宁可不接受津贴而谋求自力更生,保留以华文为教学媒介.两者之间,谁是谁非.须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评定.
谈到教材问题.几十年来不免有了重大的改变.记得在我国独立之前,当我在小学及初中念书时,我们的课本多数来自中国的上海书局或商务书局.教材内容缺乏本地色彩.历史地理两科的内容,更是以中国历史及中国地理为主.
自从我国独立以后,教育部拟定统一课程.注重本地色彩,培养团结效忠精神及爱国情操.各语文源流学校课程教材相同,只是教学媒介语有所分别.所有教科书也在本地编印.一时兴起许多本地的出版社,出版学校教科书及作业簿.课文也由本地作者编写.
在华文小学方面,早期出版教科书的出版社计有联营,马化,马供,大马,南洋,联合,中巫等多家出版社.这些出版社互相竞争的结果,书价廉宜,家长受惠.
1979年颁布的内阁检讨教育政策实施委员会报告书,认为现行教育制度科目繁多,并且太注重考试.有碍儿童身心的全面性发展.因而建议实行注重"读写算"基本技能的3M教学.
3M制度最初被实行时,教育部的一些专家要员妙想天开,认为不可采用课本,而由教师视情况需要自编教材.当时我担任北海光华学校校长,在一些州或县级的教育会议上,我曾非议这种教师须自行编写教材的谎谬理论.只是意见不但不被采纳参考,反而受到训诫.理由是教育部的命令,下属只能奉命照行,不得多言. 结果搞得一团糟.最后才承认失败.接着国家语文出版局与教育部配合,不但出版更多教材课本.同时加以垄断.书价昂贵,相等于从前书价的五六倍.而国民学校100巴仙贷书,家长毫无感觉.华校家长则要应付子女数目庞大的书籍费.另一方面,由于教科书的出版已被语文局或由教育部"选"定的一两家出版社所垄断,其他出版社为求生存,只好大量出版所谓的"辅助教材"及"补充作业".一个科目居然编出好几本类似的补充书籍.并且用尽种种办法手段,促使校方协助采用.结果不但加重家长金钱上的负担,同时也使到小小年纪的学童,被重量惊人的书包压得弯腰驼背.这是今日杏坛上最可悲的现象.
我在1994年7月退休前夕,前往拜访一位品德高尚且通情达理的教育长官.他当时正被调职前往他州出任总监.由于职务上已无上司下属的关系,所以能够自由畅快的交换意见.他问我对3M制度的看法.我直言乏善可陈.在3M制度上,政府付出这麽高的代价,成就应该不止于此.况且与当年本为"减少科目"及"淡化考试"的原意已背道而驰.他点头表示同意我的看法.

华校的建设与发展

在我国的华校校舍,几呼全部由华人社会出钱出力,筹建而成.其中大部分与社团神庙有关系.在许多地方,先有神庙,后有学校.神庙聚合埠众资财,购地献给学校建设校舍.这些例子,在我们槟城州来说,有大
山脚福德正神与日新中小学,武吉丁雅洪山宫与平民学校,北海灵应社与励华学校等等.由社团开办的
学校如槟城辅友社的辅友学校,丽泽社的丽泽学校等.由乡会创办的学校有潮州会馆的韩江学校,海南会馆的益华学校,福州会馆的三山学校与客属公会的时中学校等.至于其他学校,则是由地方上的热心教育人士,筹资创设.只有以前受紧急法令影响的新村学校或是校地属政府的学校,才是由政府建设的.
1956年的"拉萨教育报告书"建议所有华文小学,都成为政府全津贴学校.政府对这些学校的原有校舍,负有维修的责任.至于校地属于政府的学校,则政府将负责建设,维修,改建及扩建.
1958年我在槟城三山学校实习.适逢该校进行筹款扩建校舍.筹款方式是举办娱乐市发售娱乐券筹款.
当时每位老师负责售券100元,每位学生须负责售券10元.
我非常乐意协助售券筹款,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我看到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则无法应付.其中一位二年级学生年幼丧父,母亲是建筑工场挑泥水的工人,每日工资4元.要租房并养育两位年幼的孩子.为母者从建筑工地请假半天,前来向校方要求准她捐款4元而免其二年级儿子去卖娱乐券.因为他回家还要看顾四岁的弟弟.我当时看到这种情形,内心深受感动.我认为建校筹款,应是大人的责任,而不应该为难年幼的小学生.

(3)
1971年我出任北赖中华三校校长.在我上任之前两年,学校信理员将校地移交给联邦土地司,目的是要求教育部负责建设中华三校的新校舍.申请建校过程遭受诸多挫折,困难重重.
我看到当时中华三校破旧的亚答校舍,处在北赖河水经常泛滥成灾的地带.况且校舍只有一间店屋,不敷容纳学生,须借当地淡米尔文学校上课.苦况难以形容.乃立志完成建校工作,否则决不申请升职离校.当时为这件事,充满壮志豪情,曾谱:满江红"词以自勖.词曰:

万颗丹心,关华教,声同气协.光阴逝,更长桥接.
小镇江边成盛市,翩然乳燕寻巢切.廿七年,陋屋奏弦歌,从无歇.
英才育,多灵杰.赓汉粹,母容绝.聚群贤筹策,几番波折.
众志精诚磨铁杵,期看校使歌新页.更前行,岂可畏艰难,宜坚决.
(此词乃89字体,与岳飞93字体之满江红有别)

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部在1976年才完成中华三校的建校工程..
校舍完成后,学生兴高彩烈迁入新校舍上课.新校舍在1977年5月6日,由当时的副教育部长陈声新前来主持开幕盛典.眼看大功告成,我心中真有无限的喜悦.再谱"沁园春"一词庆祝.词曰:

鹤上云霄,披翼翱翔.自在无忧.喜了我心愿.满怀抱负,一番理想,毕竟成酬.
绿草如茵,层楼屹立.培育英才任藏修.弦歌罢,看迎春乳燕,烂漫遨游.
筹谋,尚赖群猷.解义囊,宁将美誉留.期增添黉宇,补充设备,改良环境,是所祈求.
卫护华文,心同此理,为共保灵魂放远眸.母停歇,要从长计议,未雨绸缪..

中华三校新校舍虽然冈完成,但却不敷应用.为解燃眉之急.乃呼吁热心人士捐资建设图书馆以便暂充课室用途.但却受到自认为"维护华教英雄者"的攻击.说是献地又献金.出卖主权,出卖华教.
今天,中华三校在全北海四间中华总分校当中,规模最大,成绩最好.回首当年所受攻击,实有代价.

我在1977年9月至1979年2月,曾任大山脚武吉丁雅平民学校校长.当时协助策划成立建委会发动筹款扩建校舍.看到地方上人士反应热烈.只是当筹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我却被调职到北海光华学校.接任的郑笔祥校长,继续协助建委会完成建校工作.
由于这种机缘,武吉丁雅同胞与我情谊深后.当我退休之后,他们再为平民学校展开大规模的第二期扩建校舍计划时,邀我参加建委会工作.我欣然接受.我再次看到武吉丁雅地方人士,维护及发展华教的热忱.可敬可佩.
其实,在其他地方也一样.华文小学建校筹款,通常都获得热心教育华族同胞的支持.所以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之下,建校工作,总会成功.这是因为华人社会最重视的就是教育事业.
本来,即使校地非属政府,而校方有建校的计划时,政府都应该提供资助.原本说是一元对一元.也就是说建校经费100万元.校方筹款50万元,政府津贴50万元.可是,我们从来就不曾见过政府有实现这种承诺.各校申请建校津贴,每每受到诸多麻烦,并且所得有限.
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近年来一些政治人物,看穿华社重视华教,因而喜欢利用华校来作为政治宣传的舞台. 他们访问拨款,只用一个信封来移交.报章上图文并茂,大事报导.过后麻烦多多.有些竟如石沉大海,多年无音讯.拨助建校津贴.目的只在宣传,不务实际.这种拿华校董事部或建委会的尊严来开玩笑的行为,应尽早受到制止.其实对华校建校拨款,应该是认真严肃的.拨款支票应该当场移交,才算是有诚意.

二十世纪已经结束.千禧年正开始.我们祝愿华教事业,在廿一世纪将有更美好的景象出现.


01-01-2000 光华日报 千禧年元旦特刊专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