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9, 2009

名校与子女前途

千字文: 名校与子女前途

2001/07/22 17:54:45 南洋商报●林怀龙

7月23日至28日,是槟州复准95年出生儿童在
2002年入学一年级的日期,一些居住在城市的家
长,又将为争取子女挤进名校而奔忙。

华裔家长争着让子女进入名校,是华教前途的隐忧之
一。在一些华裔聚居的城市,一两间名校学额爆满,
其他许多学校却招生不易。久而久之,某些华校将面
对学生来源断绝,如再想要继续生存,就必须易地为
良,搬迁到其他华族聚居的郊区,另建校舍,重整旗
鼓再出发。至于没有能力搬迁的学校,则只好在原地
苟延残喘,逐年萎缩。尽管华社领袖及华教人士大声
疾呼,图谋抢救,依然反应冷淡,毫无效果,最后可
能关门大吉。

教学水准无差别

其实,抢读名校,是家长的错觉和误解。在维护华教
热心人士照顾之下,目前所有华校,大致上均拥有完
善的校舍与设备。华校师资,全由政府委派,学校当
局并无选择的余地。这与从前校舍优劣悬殊,董事部
遴选聘请师资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已是截然不同。
所有学校的实质,大体上差别不多。

每次政府考试成绩公布,名校成绩优越,实际上并非
学校教学水准的差别,而是个别学生家庭背景的不
同。在很大的程度上,家庭补习促成个别学子的优越
成绩。一般上,争先恐后将子女挤进名校的家长,即
使家境不富裕,也不甘落人之后,他们也尽量让子女
参加校外补习,以免成绩不如人。假如这些儿童被送
入任何一间非名校,而能采取同样的学习方式,照样
能够考到好成绩。家长认为,让子女进入竞争激烈的
名校,才有警惕性而不致懒散下来。其实,读书求
学,并非上战场打仗,何必过度紧张。太过繁重的压
力,对儿童身心发展,不见得一定有好处。

假如我们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现代人拼命读书争
取好成绩,满足了家长向人夸耀的心态,最终学有所
成,但却不一定拥有体智德群美五育俱全的完美素
质。其实,在各方面平均发展,有高品质及人情味的
子女,虽然成绩中上,不见得就比一位只顾为自己考
到好成绩,获得高成就及高薪酬,但却与外界隔膜,
高傲孤立的子女为差。不难发现周遭有人埋怨子女学
成之后远走高飞,弃父母兄弟亲情于不顾,但求自身
成就,对周围社会,甚至家人毫无眷念,这便是从小
为求达到优越境界而养成的高傲自私心态。

华裔家长,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多加照顾,促
使身心正常及健全成长,当然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
为人父母者所应尽的责任。但是,一个人求学的成
就,肯定是要靠自己而非靠名校。因此,家长费尽苦
心,争送子女入名校的行动,其实大可不必坚持。须
知家长自身对名校的敏感与错觉,极可能严重影响子
女的心态及求学观念。

现代青少年,饮食上等,穿着名牌,自私高傲,惟我
独尊,这与自小抢读名校,养尊处优的理念心态,可
能大有关系,家长宜省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