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0, 2010

人 生


(本文于2010年7月31日刊载于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两言凉语>专栏

人生 。林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种说法正确,因为戏演的就是人生的部分,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 所不同的是:戏是虚幻的人生,人生却是真实的戏。

人生虽然只是短短几十年,但生活上的遭遇,却有许多转折变化。贫贱富贵、安乐痛苦、羞辱荣耀、得志失意、悲欢离合、世事沧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遭遇。一个人不可能有太多不同的遭遇,只有在戏里才能看到所有。

人生过程的遭遇变化,令我们编制出自己的生活哲学。古人缺少民主法治,无人权可言。生活在毫无法理的环境中,长辈教我们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局中,胜者尽量发挥残忍天性,杀人不眨眼;败者则任由宰割,生命不如鸡狗。虽然在如此残酷的淫威之下,还是有人立志洒热血抛头颅,以舍己为人的烈士气魄回应强暴。秋瑾烈士说:云云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有些人生不逢时,出生在战乱的时代,在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环境中,生不如死。有人说宁为和平狗,不做乱世人。的确,在烽火连天的战地里,朝不保夕,生命有何意义?在今天这个文明社会,还是可以看到强权侵略的暴行。当世人在享受和平安乐的人生时,伊拉克、阿富汗等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认为人生应该秉持正义,为国家为人民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所以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我们相信,大部分的人,只想过和平安定、健康、舒适、快乐的生活。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应该可以算是和平安定。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要怎样才算舒适快乐呢?回答者自然各自持有不同的标准。有些人富有,但生活并不快乐;有些人并不富有,但他却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有些人与人相处,喜欢钩心斗角,互相猜疑,乃致经常误会闹事。其实人生何其短暂,与人相处,不论亲朋戚友,应该要有宽怀雅量,不必斤斤计较。我给别人快乐,别人才会给我快乐。

人生在世,即使遇到挫折失意,也不必怨天尤人。因为只要不多惹是非多制造麻烦,不如意的事很快便会过去,快乐便会到来。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是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人生多因相处密切长久而互相摩擦,产生误会而惹烦恼。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淡如水,便少摩擦,少恩怨。所以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名句: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但愿我们一切如初生初见,无忧无怨,度过宁静安适、平淡快乐的人生。

Friday, July 23, 2010

亲 善


(本文于2010年7月24日刊载于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两言凉语>专栏

亲善 。林怀龙。

亲善是达致和平的先决条件。亲善能使我们过更舒适愉快的生活。不论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朋友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亲善精神能消除猜疑,促进和谐,互敬互爱,共同生活在和平安乐的气氛中。

人与人之间的亲善来自仁慈与礼貌。礼貌是快速传染的好行为。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对人有礼貌,人家必然对你有礼貌。礼貌的共同表现,便是亲善的开始。仁慈则是同情及助人的善心。仁慈也是宽恕他人的善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虽然尽量做到仁慈有礼,但在谈话做事之间误会可能会产生,误会引起冲突或怨恨,便有需要依靠宽恕的量度来互相涵容,亲善的气氛才能恢复。

亲善的致命大敌便是挑拨离间。挑拨离间通常出自小人自私或幸灾乐祸的恶作剧心态。为了讨A的欢心而违背良心制造A对B的仇恨,为了满足恶作剧的心态而挑拨AB敌对相斗。缺乏理智而情绪容易冲动者最容易受到挑拨而上当。

受到挑拨离间者不但失去亲善感情,甚至滋生仇恨而相斗。个人仇恨相斗事小,国家或种族仇恨相斗则将醸成大祸,后果不堪设想。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共同相处的国家。为避免发生种族冲突的不幸事件,国家政府经常鼓励人民和睦相处,培养各民族之间的亲善感情;民间组织也是如此大力鼓吹人民之间亲善团结的重要性。其实人民之间一向和睦亲切,不论是在渔村、在农耕地带、或是在山地园丘,人民一向亲善合作,遇事互相帮助,节日互赠食物互相拜访。阿末家的菠萝蜜熟了,会送一些果肉给阿成;阿炎的芒果有丰收,依不拉欣的孩子肯定有得分享。在渔村渔夫出海回来,在大树下赌四色牌,车马炮,王士相碰个不停,即使是粗话骂出口来,还是嬉笑钩抱,并无各怀鬼胎,暗藏打杀的念头。

曾几何时,自从有了政党政治之后,一些政治人物为了获得族群的支持,而不惜散播谣言,进行挑拨,以表示他们特别照顾个别族群的利益,结果种族之间的亲切感便起了变化,仇恨开始酝酿产生。这也是民主政治言论自由所产生的弊病。

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特殊环境,各民族之间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有异、生活习惯与理想都不一样,除非能够通过理智互相谅解、互相忍让、共同认知存异求同的价值,否则受人煽动而互相猜疑产生怨恨是极容易发生的事。但是,谅解与忍让必须是互动的,谅解与忍让只有在被欣赏接纳而有所反应的情况之下才能产生效果,否则不但徒劳无功,甚至会使情况更加恶化。所以祈盼获得亲善相待者,必须先具备善心善性,然后才能与人建立及维持亲善的关系。

我们期盼全世界人类,都能在亲善和睦的气氛中,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Friday, July 16, 2010

书 包


(本文于2010年7月17日刊载于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两言凉语>专栏

书包 。林华。

我小时候提着没有覆盖的藤织书包上学。书本放在书包里,看得清清楚楚,也可以伸手去摸算本数。记得班上有位弱智同学,某日上课时突然大声哭叫起来。老师跑过去看,那同学举起空书包,哭诉他的书忘记带来,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书包里空空如也,一望便知,如何等到上了几节课之后才发现,弱智儿痴呆若此,他家里又没人关怀协助,真是可怜!

那时校中同学,大部分都是来自穷苦家庭。许多同学提着补了又补的破书包上学,并不觉得难堪羞耻。那时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喜欢展示夸耀自己的富有。

后来出现厚布缝制有覆盖又有背带的书包,可以背着上学,方便得多。当时书包里的书本不多,而且每本页数有限,文具也简单。每个书包连里边装带的书本文具,最多不过两三公斤。同学们背着书包可以蹦蹦跳跳上学校,多么活泼快乐。游艺会上小同学表演“读书郎”,女孩绑着两条小辫子,轻快地边跳边唱:“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活泼可爱。回想那时代的儿童,虽然没有今天的孩子那么幸福,但他们却能享有另一种满足快乐的童年。那时候的书包对于上学的儿童,是多么的亲切、可爱而有意思!

当商人发现人类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的时候,所有与孩子教育有关的用品都在迅速的改进,以迎合儿童的心理需求。而现在一般上家长的经济情况也比过去好,子女数量也大大减少,所以爱子心切的家长,都在尽量满足子女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子女求学方面的需要,更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所需。而书包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从书包外表的图案,到内部分层的设计,没有一样不在随机改进,以满足儿童的兴趣与需求。

不过,可爱的书包却在不断加重。如今,书包不论设计如何可爱,儿童们都无心欣赏,而且成了他们的重担和梦魇。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为应付考试,为了考到好成绩,每个科目多了参考书及补充作业,而政府编纂的教学课本也增加厚度,全部装进书包,使到小学生的书包重量惊人。书包也从提和背演进到拖和拉,像出外旅行用的行李箱一样,两轮着地拉着走。一个书包还不够,要两个或另加一扎。上学时孩子拉一个,妈妈或工人抱一个。古代以竹片编书,古人上京考试须请书童挑书的情况,居然在今天这个文明社会重现。

孙子挤身客货车上学,驾车的安娣经常要为孩子们的书包烦恼。每个孩子抱着两个书包上车,经常无法挤得进去。可能将来运载学生的巴士或客货车,需要另设拖格来运载学生的书包。

Friday, July 9, 2010

邻 居


(本文于2010年7月10日刊载于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两言凉语>专栏

邻居 。林华。

我小时候住在乡村,邻居的来往较为频密。在上世纪中叶,科学未如今日这般发达,家中没有电视机可供观赏,更没有连续剧可以追踪。家庭妇女,在家务完毕之后,抱着家中的小孩,到邻居家去坐谈,也算是日常生活中的插曲。于是东家长西家短,都是“八婆”交流讯息,增进生活情趣的资料。

邻居接触多,误会和摩擦的机会也多。误会摩擦一旦发生,彼此都会感到不便或难堪。如有任何一方能诚恳谦让,主动伸出友善的触须去招呼对方,那友谊就会很快恢复。因为在那生活单调的时代,彼此都渴望邻居的互相关照。

在那个时代的乡村地区,邻居也可能因家禽家畜的事而引起误会争吵。我小时候就曾看到邻居找不到他的鸡,另一家又刚好杀鸡,找不到鸡的邻居一口咬定邻居杀的就是他的鸡,而杀鸡者受不了被诬赖偷鸡的耻辱,便大叫冤枉。两家大吵大闹,几乎闹上伯公庙去斩鸡头。正在难解难分时刻,那只鸡咯咯几声,从附近的草丛中连跑带跳飞跃出来,搞得诬赖人者无限尴尬,连声“对不起,对不起。。。!”这场邻居的闹剧,在被诬赖者宽宏大量,接受道歉之后宣告落幕。

近数十年来经济转型,工业区到处设立;屋业发展迅速,处处都有新式的住宅区。许多人迁居到市区附近的住宅区,过着不同方式的生活。过去农业时代的乡村,即使没有减少也不会再增加。

新式住宅区的居民,一般上篱笆铁门深锁。大人早出晚归,小孩上学或补习。家中只剩老人与女佣,邻居鲜少往来,见面时点头招呼已称友善。虽然如此,邻居还是需要互相照应。尤其是遇到意外和紧急事件,邻居互助合作的精神还是会充分发挥出来。有一次我家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贼,邻居出面观看监视,吓走盗贼,然后打电话通知我。虽然我回来时盗贼已搬走一些东西,但如果不是邻居关照,我们的损失肯定更加惨重。邻居因为我家进贼的事,后来多次被传召到警局认人,真使我过意不去。但他却很友善地说:邻居本来就是应该如此。邻居的善意,使我深深领悟到我应该尽量关怀我的邻居,帮助我的邻居。

现在,我们前面左边的邻居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心地善良,专门收养流浪狗,为狗冲凉,治病,疗伤,长期喂食。这原是他们的善良与自由,但麻烦的是他们在篱笆内收养了十多条野狗,每天野性大发时互相扭咬,呼天抢地,大声吠个不停,闹到天翻地覆,使附近邻居不得安宁。而我们前面右边的邻居,则饲养了几十只各类小鸟,每天发出清脆美妙的啼叫声,非常悦耳,令人心情喜悦精神爽快。

孙子说:左边的“狗安弟”,右边的“鸟安哥”,都是我们的邻居。是的,我们都保持着亲切友善的关系。因为我们了解到“远亲不如近邻,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

Friday, July 2, 2010

遗 产


(本文于2010年7月3日刊载于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两言凉语>专栏

遗产 。林华。

张大强卧病在床已有一段日子。果然不出医生所料,他终于在中元节之前四肢挺直,停止呼吸。

生老病死,原是一个人一生必经过程,没有什么意外的精彩。问题是这个日子的到来,竟使张家子女原已不算很亲密的关系更形恶化。原因是张大强遗留下一笔为数可观的财产。在张家三男二女当中,两位女儿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三个儿子则早在父亲患病初期,便已开始互相猜疑。尤其是三位原本已少有互相交谈的媳妇,更各自担心他们的丈夫不争气而在遗产的分配上吃亏。

在张老遗体入殓之前,律师出现在张府。原来张大强在律师楼立有遗嘱。律师宣读遗嘱。内容大概是遗孀三分之一,子女三分之二。至于详细分配情况,遗嘱内已列清楚。店屋、住家、生意、股票及银行存款,全有分配。生意分给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长子;次子工程师,幼子会计师,各得店屋以收租,住家归妻子,股票及银行存款归妻子及女儿。看来这种分配恰当而得体,应该皆大欢喜无需争议。但却已因妇人的冷言冷语闹得妯娌之间,脸色冷漠,各怀鬼胎。更使平时怕看老婆脸色的兄弟之间少有亲切交谈。

身为律师的二媳妇最难搞。她早在家翁健在时偶而捐款赞助教育慈善,律师媳妇便不以为然。她曾经告诉小姑说:虽然父亲的钱喜欢怎样花都是他的权力,但我们作为财产的继承人,他对金钱的处理不能说对我们毫无关系。小姑不能苟同,所以姑嫂之间,早已不很协调。三媳妇也认为大媳妇在父亲病中常常炖汤煲药,嘘寒问暖,肯定另有目的。这次她们一定会有得到遗嘱之外的好处。大媳妇认为二三媳妇即无孝心却要平分财产,岂有此理!

总之,对于遗产的分配,即使死者已经尽量做到最公平最妥善,但还是不能尽满人意。亲友知其事者,无不摇头叹息;如果死者有知,一定感到失望。

我们绝对不能相信天下儿媳,都有如此麻烦的心态行为。但这些少数的例子已足以令人感到心寒。有人认为一个人养儿育女,一生辛苦奋斗,最终应该有所积蓄以安度晚年,尽量不要连累子女。但是如果有钱,也应该花得爽快,让生活过得开心一点。没有需要为了多留财产给儿女享福而克勤克俭,一毛不拔来刻薄自己。

因此,经常有人建议给予子女充足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各自拥有谋生的资格技能,而不必考虑到要留给他们多少财产。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财产,不一定会给子孙们带来好的影响。

林则徐曾经说过:子孙胜于我,留钱做什么?(他们将会比我赚得更多);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三两下子便被花光,可能还会因而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