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1, 2009

文教先驱访谈录




1994年7月4日北海光华学校董事,家长,校友,同事欢送林怀龙校长光荣退休赠送牌匾



林怀龙与大山脚侨光学校全体同事合影 1980年

林怀龙夫妇摄于上海浦东大桥




林怀龙全家福 2001年





林怀龙夫妇摄于澳洲悉尼,背景为悉尼大桥 2002年





林怀龙在北赖中华三校新校舍落成开幕典礼上致词 6-5-1977






光华学校教职员欢迎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博士莅临主持行政楼开幕






林怀龙在同事所设庆祝生日及欢送退休之宴会上合影 5-7-1994



文教先驱访谈系列———林怀龙校长



资料/图片提供:林怀龙校长 文:王淑珍 11-09-2002 光华日报



严师林怀龙为教育 孜孜不倦 退而不休




提起文教活动,提起杏坛的耕耘者,林怀龙校长的名字,相信对大家并不陌生。对于既威严又富爱心,在各方面要求甚高的林怀龙校长,学生对他是又敬又怕,这是他过人之处,也是他倍受各界人士赞赏的原因。 小学不在光华学校就读的我,是毕业后投入社会工作,才从他的文章、言论及其他方面认识这一位校长,这次的访谈,更让我对林怀龙校长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我根据所提出的以下项目及问题,请林校长提供资料及发表意见: 履历与教学经验 林怀龙校长,祖籍广东省普宁县,1939年出生于槟城,63岁,童年分别在高渊培德学校,北海中华一校及中华总校接受小学教育。1956年在槟城青草巷师范学校初中毕业,1957年被甄拔进入槟城日间师资训练学院,于1959年毕业,成为合格教师,从此开始他的教学生涯。 然而,林校长的学习并不因为开始执教而有所停歇,反之,林校长在执教期间,秉着教学相长及终生学习的精神,孜孜不倦地进修求进步充实自己。他先后考获英国海外剑桥文凭及高级剑桥文凭,同时也考取马来西亚教育文凭马来文优等及高级教育文凭马来文学及格等资格。 通晓三种语文的林校长,对华文新旧文学均有相当造诣,经常在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及旧诗词创作。在年青时代,林校长也从事文艺写作。1962年香港艺美图书公司曾经出版林校长的短篇小说集“不再倔强的人”。 林校长于1959年底师训学院毕业后,即被委派出任大山脚侨光学校校长(1960-1969)。过后曾有一小段时间,受到友人的邀请离开教育界,去协理商务,(1969年4月至1971年5月)从而更加丰富了人生经验,也认识了许多商界人士,对他往后重回杏坛时,在协助各校筹款建校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 1971年林校长重返教育界,出任北赖中华三校校长至1977年升任威中平民学校校长。1979年3月1日,林校长再次受到教育当局器重,以39岁英年,被擢升为当时全马学生人数最多的北海光华学校校长,直至1994年7月退休,前后在槟州教育界服务达32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也赢得家长及各界人士的赞赏与好评。 林怀龙校长主持校政的特点,是每到一校必配合董事部、建委会、家教协会等,筹谋策划扩建校舍,充实设备,改善教育环境,使师生感到舒适,而收到美好的教学效果。林认为学校董事部、建委会、家教协会等全体共同努力,协力齐心,将使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校长从事教育工作,一向尽心尽力,不论在教学方法或办理学校行政工作方面,都不断力求改善。尤其是在北海光华长校的15年4个月其间,其认真办学的态度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得到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使该校在学生学业与课外活动方面,取得辉煌的成绩。林校长谦虚的说:光华学校是在前任倪子仲校长奠下稳固根基之后,以及在各方面的配合之下,才使他有继续发扬校务的机会。 林校长对于华文教学法的研究尤其深入,曾经受教育部的聘请,从1973年至1980年,兼任北马华文假期师训班,华文及华文教学法讲师,并编著“华文教学法讲义”一书,成为当年华文师训学员人手一册的主要参考书。此外,林校长也曾经在国中兼任高中华文教师,为华文教育在各处的茁壮成长,尽了培育灌溉的责任与力量。 对槟州华文教育及华人文化发展的看法 有关上述问题,林校长说:“槟城是最早接受英国殖民地统治的马来半岛州属之一,殖民地教育早已在州内落地生根。许多华人子弟纯粹接受英文教育,担任殖民地官员,生活习俗完全西化。” “但是,在如此环境中,却有一班热爱华文教育,珍惜华人传统文化的同胞,他们坚持维护并发扬中华文化及教育事业;他们立志承先启后,延续民族文化的特征,以保存民族的本质本性,以免辜负上苍赐我们成为这个民族的善良本意。”林校长说:他们筹谋策划,出钱出力,兴办学校,延聘教师,教导子孙学习华文,兼学英文及马来文,使到华人子弟世世代代,不但能容入周围环境,接受友族文化,同时也能保有本族的文化。而成为有本质,有自尊;能为国家的多彩多姿文化作出贡献的好公民。 “一直到今天,槟州的华人,在维护及发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在协助国家培育人才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贡献。每年农历7月的盂兰胜会期间,各街区为华教筹款,已蔚成他州所未有的良好风气。”而每年的耍大旗,赛龙舟等项目,都是槟州官民合力推展的中华文化特色。” “这种热爱民族文化,关心民族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的形成,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先贤捐资献力,兴学办校的丰功伟绩,同时更要缅怀那些为民族教育工作而孜孜不息,辛苦耕耘的前辈们。没有他们的创业,后代那有守成及发扬的机会?” 对槟州政府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之意见 “国家的兴衰靠教育,人民的素质赖文化!”林校长说,“槟州政府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更没有忽略为多彩多姿的国家文化不断作出贡献的华族文教工作者,而资助设立文教传承工委会,对文教工作进行考查,记录,表彰等美举,这是州政府的德政表现。我们希望这项工作从现在的初步展开,经过承传延续,而能达致精细完美的境界。” “文教传承研究工作,是经过专才的构思,策划,设计;再经过有心于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整个工作进行的过程,便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民族教育活动。” 林校长认为这种活动的宗旨,绝对不是为了竞争,或是在于提高自己的文化教育,而掩盖或贬低他族的文化教育;相反的,传承发扬华族文化教育,是为丰富及强化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特征的最终目标而服务。” 文教先驱维护民族教育文化的努力是否能获得下一代的认同与赏识 有关华族先哲时贤,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延续与发扬,所不断作出的努力与贡献,是否能得到下一代的赏识与认同的问题,林校长的意见是:“时代更替与环境的变迁,将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价值观,但是优秀经得起考验的文化,将会历久不衰。至于语文教育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到有关语文宗祖国的国势所影响。” 林校长说:“假如中国在科学上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地位提高,则华文将受重视,维护及发扬华文教育的努力便受到年轻一代的赏识与认同;否则便得相反的效果。”“不过,”林校长补充说:“生为下一代人们的父母长辈,我们总得尽力为他们的未来,保持有所选择的机会。这便是先哲时贤拼命维护及争取华文教育及华族文化继续生存不被陨灭的原因!” 对于当今华校华文书法教学的意见 记者鉴于现今的中小学生,对华文书法感到抗拒,更是无法正确的掌握书写技巧,而征求林校长对此问题的意见。 在书法方面有所研究的林校长认为,华文的书写可分为两个部分来考虑。其一是书写正确,整齐,快速的中华文字;其二是以毛笔按照笔法书写富有艺术价值的书法。 “前者是必须掌握的书写技术,凡是学习华文者,都必须能达到这种需求;至于后者则属美术艺术。”林校长认为目前华人子弟须学习多种语文,而华文节数又越来越少,华文毛笔书法,似乎已不再适宜长久在华文教学的正课中受到过份的强调。 “无可否认,华文书法有调剂身心,陶冶性情,培养艺术情操的作用,但如果占去太多华文正课时间来指导书法,而影响了整个华文科目的学习,则不适宜。” “在电脑处理华文文书已是非常便利与普遍的今天,再要求通过秀丽的毛笔书法来处理文书工作,已是不实际。美术家能书写富有艺术价值的中华书法,则华文书法作为高尚艺术品的目的已经达到。” 林校长表示,我们在维护文化的同时,也得有宾主轻重之分,以期达到最高的效果。他认为,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造诣精湛的书法家,他们可以招生授徒,通过课外指导的方式,将书法艺术传授给下一代,那将比长久在正课之内强调书法教学来得实际有效。 退休后生活情况 林怀龙校长退休之后,受聘担任一家挂牌公司执行主席的私人助理,但工作性质相当自由,使他有机会将过去在教育界所获得的经验与心得,经常通过犀利的文笔,在报上发表教育或时事言论。林夫人饶秀瑛女士是他作品的第一位读者,经常提供意见,尽量使作品言论达到完美周详,而获得读者的佳评及共鸣。林校长也落力协助华校的建校工作,目前尚担任北海光华学校,中华二校建委会顾问,威中平民学校建委会副总务。为华校的建校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林校长三位子女都是接受大学教育的专才,在工商界服务,全部均已立业成家。使到林校长心情宽愉,喜欢游山玩水,有时也与家人出国旅行。大多数空闲时间则在家含饴弄孙,生活过得相当写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