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0, 2012

悼念我国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


2008年11月2日宋子衡(右2)与北马一些写作朋友在槟城合影。左起小黑、朵拉、马仑、林华(林怀龙)、继程法师、温祥英、菊凡。

悼念我国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
(本文发表于槟城光华日报2012年1月30日(早报)A8b版)

。林怀龙。

我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在2012年一月中,即农历壬辰年春节前,因心脏跳动不规律、呼吸困难、严重糖尿病及缺盐等状况而入住医院3次。第3次出院时表示呼吸轻松无碍,精神良好,早晨依旧到巴刹咖啡摊进早餐。农历新年初五与友人喝咖啡,全无异样。初六早上恶耗传来:宋子衡睡不醒――走了。

宋子衡,原名黄光佑,祖籍广东惠来。1939年出生于大山脚,只受过小学五年级教育,由于英文与算术差而留级三次,在十二岁时半途辍学,进入社会的大染缸,辗转数十年而成为历尽风霜、饱经世故的文学创作人。

他早期在大山脚丹那烈路与友人合营一间纸扎店,招牌《联艺》。联艺纸扎店虽然经营的是中下层社会所光顾的普通生意,但却有两件值得提起的旧事。其一是《联艺》是民间艺术气氛浓厚的商店。大山脚每年农历七月庆赞中元节时,盂兰胜会所供奉的,全马最大型的大士爷纸扎神像,便是联艺的作品。目前这项艺术创作已来到第三代,已经很少人知道它的最早创作人是谁。

大马著名小说作家宋子衡的许多精彩创作,便是在联艺纸扎店从事纸扎艺术工作时写成的。有人说写作需要环境、需要灵感。宋子衡的写作环境除了堆满店前的竹片碎纸,及已半完工的阴间洋楼汽车、灯笼神像之外,店的后座是“西里哗啦”的麻将声或JIM NA MI吃湖时的欢呼声。妙的是这里并非赚取抽水的赌场,而是文教界联络感情及课余消遣的好去处。宋子衡(大家呼他原名光佑)随和、好客,与文教界结缘深厚。宋子衡的写作题材资料及所谓灵感,相信有极大部分是从这些人士的生活言谈中得来。

黄光佑在60年代初期开始文艺创作,最初以新诗及散文见诸地方性的报章,如《星槟日报》、《光华日报》的副刊。1963年以后开始以宋子衡的笔名写小说。1972年将其在报章上发表过的一些短篇小说编印合集,取名《宋子衡短篇》,由棕榈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有另两本短篇小说集,即1991年由蕉风出版社出版的《冷场》及1997年由陈政欣出版的《裸魂》。有人把宋子衡的小说冠以现代派的系别。其实宋子衡的为人及写作态度,并不强调派系;对事物观察入微、措词用心、描绘深刻、对人物形象的雕塑、对境界的塑造等,谨慎严密、绝不马虎。他的文学理论是:<文学既可作为改造社会的工具,当然也可作为雕刻心灵的艺术>。对于文学,宋子衡认为:<上流社会和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扬弃它,杜绝它;但整个民族历史却需要它,即使它的实质是那么的薄弱、价值是那么的低微>。(1977年8月20《南洋商报》“读者文艺”副刊《唯一的光源》。)

宋子衡近期不但由好友菊凡的鼓励指导而掌握了电脑的操作技术,同时也较有时间可以集中精神从事写作,但最大的苦恼却是没有发表的园地。他说一篇1万几千字的小说,根本找不到发表的报纸或刊物。蕉风出版社有刊载过他的中篇小说;《星洲日报》的文艺春秋及《南洋商报》的南洋文艺等都曾将他7-8千字的小说分成两三期发表。这是目前文坛上的现实情况。看来文学这种东西不但<上流社会和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扬弃它,杜绝它>,即使普通读者也可以不要它了。

最近,宋子衡告诉我们:有心支持马华文学活动的《遂人出版社》要出版他的第4本小说集,目前正在编印中。现在,书未出版,作者已经走了。我们希望并相信宋子衡的这本遗著,将能对宁静的马华文坛,起了些微的震荡。

Friday, January 27, 2012

探访充满血痕泪影的金门岛

厦门开往金门的渡船
金门民间守护神风狮爷纪念馆
金门侨乡文化馆
从中山纪念陵远眺金门市区
金门慈湖景色

金门战时了望台
国共战争时国民党战机

探访充满血痕泪影的金门岛

。林怀龙。

(本文发表于2012127日及28日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

金门的血痕泪影

20111228日早晨,许世界、杨玉箴、林怀龙从厦门五通码头,乘搭“新武夷”号渡船去金门岛。渡船于上午8时开行,半小时后抵达。领队叶小姐帮我们购买船票及办理过境手续,金门岛上则由导游兼司机小杨负责引领我们按照旅程游览大金门岛各景点。金门包括大金门、小金门、大胆、二胆、狮屿、猛虎屿、草屿、后屿、东碇岛、复兴屿等12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51。656平方公里。最近统计人口102,817人。人口集中在大小金门岛,其他小岛最多只有驻军而没有居民。台湾国民党在金门的驻军最多时达到12万人,目前只有约5千人。

当我们登上大金门岛的码头时,所感觉到的金门是一片宁静,完全没有体会到这个宁静的小岛,竟然是国共战争,民族自相残杀的历史上最激烈、伤亡惨重的战场之一。1949年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了厦门之后,于1024日登陆仍旧由国民党占领的金门古灵头,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后援不继,造成解放军进攻金门的军队全军覆灭,人数共9086人,其中船工、民夫约350人。国民党守军伤亡共3249人。在这场民族自相残杀的战役中,双方合共牺牲了12千多人。1958年中共再调军企图进攻金门及马祖岛登国民党外围岛屿,结果徒劳无功,乃了解到人民解放军的海空战力尚差,于是在当年823日开始至105日之间,向金门发射475千枚炮弹,摧毁了军事设施,当然也伤害了无辜的平民,这便是历史上的823炮战,使到金门岛上的血痕泪影,永远遗留在世人,特别是中华儿女的心坎上。

侨乡文化展示馆

导游小杨首先带我们参观金门民间的守护神风师爷纪念馆、侨乡文化展示馆,包括金水小学、望月楼等。文化展示楼中,展示了南洋地方如印尼、马来西亚土族的服装及食物等。导游也告诉我们,马来西亚殷商杨忠礼也是金门人,他对故乡有很大的贡献,最近建设金门大学,杨氏捐献美金100万元,对金门岛上其他福利措施也多有捐献。

莒光楼、勿忘在莒

国民党退守台湾,保有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小岛,蒋介石希望以这些小岛作为反攻大陆的前哨,乃以战国时代齐桓公、 管仲、鲍叔、甯戚落难屈居鲁国(山东)莒县时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成功雪耻复国的历史来勉励岛上军民艰苦奋斗,期能以寡敌众,反攻大陆成功,因此在金门岛上设立莒县、建设莒光楼、在翟山坑道入口处篆刻“勿忘在莒”的成语以勖勉军民。台湾在蒋经国总统任内解除军令,大陆方面也作出友善回应;从此台湾不再反攻大陆,大陆也不再武力解放台湾(除非台湾宣布独立),两岸和平相处。在1992年达致九二共识,2001年小三通促成大陆与台湾金门渡船来往,我们今天才能有机会从厦门来到台湾属的金门旅游。

导游带领我们参观莒光楼,并简介莒光楼的历史故事。

翟山坑道鬼斧神工

我们在进入翟山坑道之前,先参观坑前排列的海战登陆艇及高射炮等。我们这一团共有11人,计有马来西亚3人、韩国3人、山东5人,其中有些人并不进入坑道,因为坑道浩大但陡斜阴暗,有鬼斧神工的感觉,连导游本身也在坑道中段等我们。坑道是个大山洞,进入中段时分成两边走下设有铁栏杆的梯级。下望深坑巨谷,原来是山谷上面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我们走到坑道的尽头,便是海口,原来海水与坑道相通,小艇可驶入坑道中躲避。坑道两头通到大海,是战争时的战略设施,如今则成了旅游景点。据导游小杨坑的讲解,坑道由军人建设,总共花了3年的时间才完成。

中山纪念陵与蒋经国纪念馆

导游带领我们走上一座山,山上设有战时军事了望台,时常传出警报声,并有劝人躲避的报告,完全是模仿战时的措施。现在是和平盛世,而且知道是模仿,所以我们一点都不惊怕。假设是在战争时期听到这种声音,相信必然会手脚酸软,周身发抖。

下山后参观蒋经国纪念馆。蒋经国是在其父亲蒋介石逝世之后接任的台湾总统,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勤政爱民的好领袖。在他任内,台湾不论在政经文教各方面都有良好的政策,完整的十大计划贯彻实行,使台湾人民真正受益。他的政策与理想,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贡献,假如他能多任10年的台湾总统,相信两岸已经走上统一,促使民族团结及更进步繁荣的境界。只可惜在他逝世之后,李登辉与陈水扁却无法延续他的政策与理想。

蒋经国(19111988)纪念馆陈列他一生经历生活、治国、外交等图片及详细的说明。真是值得参观了解。

金门岛上五大特产

金门岛上的五大特产是高梁酒、一条根、钢刀、贡糖及面线。高梁酒厂规模宏大,产量特多,每年盈利在台币100亿以上。政府以高梁酒的盈利来充当岛上居民的福利。岛上居民10万人中,常住居民只约5万人。全岛交通工具免费,老人每月有足以维持简单生活的津贴,生儿育女均有可观的津贴。除了高梁酒厂的盈利,台湾中央政府也有补贴。所以金门居民生活舒适、无虑无忧。他们绝大多数支持国民党。我们在金门那天,恰好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到金门拜票,我们经过民进党党部,冷冷清清,一点都不热闹。金门人对两岸和平相安的现状满意,他们希望国民党的马英九会中选连任。

除了钢刀及高梁酒,导游带我们参观贡糖工厂并免费品尝各种口味的贡糖,也带我们去参观购买一条根药膏及药油。

金门岛上的风光

导游也带领我们参观慈湖、凭吊古灵头战场、自然生态博物馆。原来金门也是侯鸟每年在固定的季节到来栖息的地方。这里本岛的鸟类也很多。馆内布置幽雅,各种鸟类标本栩栩如生。博物馆底层一半低过外边的湖面,由精密的玻璃密封,只可看到外面的湖水。而湖水则不能进入。

慈湖景色优美,对面楼房映入湖中,形成更美丽的画面。

金门岛树木花草葱郁青翠,空气清新,初冬天气,更显得舒适凉爽。政府不准金门建设工厂,注重环保,维护自然生态。但有计划将金门发展成为教育及旅游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计划都会一一实现,到时的金门岛将会使血痕泪影消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欣鼓舞的啷啷读书声。

我们在下午430分乘船回到厦门东渡码头。因东渡码头距离较远,须时一句钟,到下午530分才抵达。

闽南侨乡厦门晋江巡礼

左起杨玉箴、林怀龙、许世界摄于厦门南普陀佛寺入门牌楼
游客在厦门南普陀佛寺进香

厦门南普陀山景色

晋江内坑乡下硕果仅存的旧建筑
晋江青阳马哥波罗酒店外观

泉州开元寺前西街是文化保留街区

闽南侨乡厦门晋江巡礼

(本文发表于2012年1月25日及26日槟城光华日报副刊新风版)
。林怀龙。

厦门外景内涵皆美


2011
年圣诞节,受到许世界、杨玉箴两位好友的邀请,联袂同游他们的故乡晋江。晋江与厦门隔邻。我与许世界乘搭的班机抵达厦门时,是下午230分,因业务先行的杨玉箴与他的职员小彭已在机场等候我们。以后一连6天,都是由小彭载我们走遍厦门与晋江,小彭虽然是四川人,但受聘在杨玉箴的公司任职已有6年的时间,他驾驶技术精湛,道路网络熟悉,使我们感到安心与便利。

汽车驶出机场,伸展在眼前的,便是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整齐排列而高耸的建筑物、青翠茂盛的花木树丛、密集拥挤的车辆,一看便会感觉到这是一座有良好规划与妥善管理的现代化城市。我曾经在
1994年及2004年先后两次到厦门旅游,记忆中当时的市容与现在相比较,真是进步神速,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尤其是后来小彭载我们游览厦门岛海滨的环岛公路,一路景色更是风光旖旎,宛如人间仙境。我们这些生长在海外的华人,很难想象到中国今天的工程建设竟是如此的高素质,其精巧设计与建设及管理,都是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

厦门步行街人山人海


我们入住厦门“颐豪酒店”之后,便到中山路步行街逛逛。这里是专为购物者开设而不准车辆进入的步行街,两边都是商店,路中间也设有摊格。行人有如过江之鲫,接踵察臂,寸步难移。这里的商品,从世界名牌到山珍海味、从特产名茶到传统风味小食。我们在百年老店“黄则和”小食馆排队各喝一碗花生汤,果然入口溶化,美味香甜,齿颊留芳。

厦门的夜景更是光辉灿烂,令人陶醉。光辉灿烂的底下,相信必然也有纸醉金迷、笙歌酒色的花花世界。今日厦门,肯定可以比美世界上任何大都会。那些一向崇洋褒外者,今日如到厦门一游,成见必然即刻消逝。

陈嘉庚万古留芳

汽车从厦门岛经过大桥到集美,看到厦门大学与华侨大学宏伟的校门及大楼。这两所大学都是新加坡华侨陈嘉庚所创办。陈嘉庚是毁家兴学及毁家救国的伟大人物。他虽然是家财亿万的大资本家,但却仗义疏财支持共产党革命救国,同时毁家兴学以发展民族教育,启发民智,为国培才。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中华民族得以吐气扬眉,是象陈嘉庚这样的精神情操所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厦门竖立纪念碑、建设纪念馆以纪念陈嘉庚的精神伟绩,实在很有意义。我过去两次旅游厦门都有到鳖园去瞻仰陈先生的伟绩,这次只是触景回思而已。

晋江的景物人情


2天我们进入许、杨两君的故乡晋江。晋江人在马来西亚不但人口多,并且不论在政经文教各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晋江会馆的设立,在马来西亚的许多城市都可见到。他们乡谊深厚,长久维续和睦相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同行的许世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主席,杨玉箴则是成功的国际贸易商人。许君故乡是晋江内坑,杨君则属晋江东石。他们都是少年离乡去国,到南洋拓地开荒、谋生创业。如今事业有成,多次还乡探望亲人、凭吊童年游乐的溪流泥丘、品尝风味小食,温馨亲切、回味无穷。我们这次在东石品尝“土荀冻”、“鲈曼猪蹄”、“
OH TER (鲜蚝煎饼)”、“鲜蚝面线”等家乡美食。许、杨二君回味无穷,我祖籍潮州,入乡随俗,分享风味,乐也融融。

破旧立新,迅速发展

我们入住晋江青阳五星级的“马哥坡罗酒店”。酒店建筑堂皇、布设优美便利。过去的乡区小镇,如今已是繁荣的大都市。市中星级酒店林立,街道整齐,商业繁盛,车水马龙,高楼如林。往日晋江县周围的小镇,如今全部先后翻新发展,几乎所有小镇都与主市连贯成为范围广阔的大城市。政府破旧立新的程序是登记乡镇商店住屋面积,安排暂时移居别处,政府迅速夷平全村,即刻依照规划兴建高楼。完成之后依照面积分配归还乡民,面积如有差异,双方同意后以金钱互补。共产党一党专政,绝对不会因为推行某种计划而有反对党煽动人民拉布条抗议阻挠。

我们在晋江时,安海镇正在摧毁旧屋重建新楼,许世界的表妹暂时居住女儿家,待新楼落成后才迁入。看来他们对于未来前景抱着美好的期待。


我们在内坑与东石也有看到尚未被摧毁的旧村庄,他们迟早将被摧毁重建高楼。这与我们在泉州开元寺前所见文化街的情况不同。文化街是政府刻意保留的文化遗产西街,它将永远保持原貌。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现代茶都

晋江过了一道侨便是泉州。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及安溪5县的首府。但是现在周围各县的发展迅速,已形成一线连贯的形式。泉州有一部分的街区建筑是重点文物所在,必须保留成为文化遗产。开元寺是泉州最古老的寺庙,建于唐朝(公元686年),内有东西古塔,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晋江是目前世界的鞋城,而泉州则是茶都。附近安溪的铁观音、武夷的岩茶等,其中品质最优异、装潢最美观者,都可以在泉州购得。


宴会风俗不收贺礼

在晋江的第4天,我们出席杨君东石故里一位宗亲孙子周岁的喜宴。喜宴设在杨府大厦2楼。宴开49席,每席菜肴连同烟酒等超越2千元人民币。当晚宴会也燃放烟花爆竹,全数须花费1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宴会受邀宾客全部无需送贺礼,否则便是对主人不敬,主人若收受贺礼便是没有宴客的诚意,这是目前当地的风俗。这种风俗开始听起来令人感到怪异,但再深入想想,却也不无道理。因为在中国目前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如果富人宴客又要亲友来分担费用,将对贫穷的亲友造成压力。既然是乐意宴客,当然是富有人家,让众亲友分享盛宴丰餐也是好事。

我们在1230日早餐过后,离开晋江的“马哥坡罗酒店”,驱车到厦门(约一小时的车程)机场登机经香港返回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