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9, 2010

歌 台

(本文于2010年10月30日刊载于《南洋商报》<商余>版<片叶回甘>专栏

歌 台 。林华。

我的童年及少年时代,在晚上时间,曾经跟着邻居同伴,到附近市郊空地上,临时搭起的歌台,去观看歌唱、戏剧及舞蹈表演。当时这些艺人的登台演唱,给地方上的华裔同胞,带来了绝无仅有的娱乐节目,应该可以算是一种值得回味无穷的街边文化艺术。

当时各地除了简陋的电影戏院,提供一些黑白电影节目之外,再无其他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娱乐节目,而歌台便是一种应运而兴的文化艺术活动。歌台除了租用电影戏院演出之外,也有在露天临时搭台演出的。露天搭起的戏台,周围以帆布围起,留一道收票及供观众进出的门。门票是一元几角那么便宜,小童则半价,而且并不流行检查身份证验票,所以我们这些参杂着超龄儿童的观众,总是半价入场。

当时这些歌台提供娱乐节目,不论在戏院登台也好,在露天搭起的戏台表演也好,都是由娱乐公司承办。即使是有组织的歌舞剧团,他们的演出,也是通过娱乐公司的安排,才能安心演出,不致半途出乱子。因为娱乐公司是专业行团,他们不论对于提供执照的政府部门,或是地方上的各方神圣,都有很顺畅的疏通管道。他们不但承办本地歌唱艺术团体的演出,同时也办理外国艺人莅临献唱。我当时在北海就曾听过中国女高音屈云云小姐登台献艺。

大约到了60年代初,在北马一带流行一时的刘冰歌剧团,章氏姐妹歌剧团等,他们除了到各地戏院登台演唱之外,也有应社团神庙的周年或神诞庆典演出。他们的崛起,逐渐取代了神诞及七月中元节受聘于庙宇或街边演出的潮剧班。在北马一带,遇有如此庆典,多数潮剧歌台各半,因为年轻一代很少懂得观赏潮州剧团的古装演出,而多数喜爱歌台的表演。歌台的节目,除了歌唱,还穿插了舞蹈及笑剧等,娱乐性高,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强。

不过,在几年前,这些出街演唱的歌舞团,为了适应一般观众的“胃口”,艺员在台上演唱时,竟然穿着过分省布的新潮服装,边唱边扭,做出不堪入眼的性感动作。

2008年秋,我到印尼坤甸,受邀参加当地一间大伯公庙的开幕礼,场面非常热闹。庆委会安排了歌台演唱节目。受聘前来歌唱的海内外艺人多位,伴奏乐队则是来自山口洋的印尼青年乐团。演唱的全是华语歌曲,伴奏的印尼青年弹奏自如,毫无障碍,只是台湾来的毛毛歌后陈今佩要唱毛毛歌时,伴奏乐队便有点感到为难,后得主办当局出面阻止。毛毛歌后好不识趣,在那偏僻保守的边远乡区,人们怎懂得欣赏那肉麻当有趣的毛毛歌?

歌台艺术,历久弥新,现在基地设在大山脚的“美满娱乐机构歌剧团”,可以自洽生意,不必经过专业的娱乐公司。他们的团圆众多,布景及音响设备完善,在旺季时,可以分成几团同时出动。目前的歌台,台上置放了卡拉OK,嘉宾也可受邀登台献唱或与台上艺人合唱。现在除了社团庆典,神庙酬神之外,在婚礼或生日喜宴,聘请歌台到来助兴已是平常事。除了歌台原本艺员之外,还可另聘著名歌星莅临登台献唱,论价献艺,合理公平。

歌台,延续着街边艺术文化的生命,相信还会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