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0, 2012

悼念我国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


2008年11月2日宋子衡(右2)与北马一些写作朋友在槟城合影。左起小黑、朵拉、马仑、林华(林怀龙)、继程法师、温祥英、菊凡。

悼念我国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
(本文发表于槟城光华日报2012年1月30日(早报)A8b版)

。林怀龙。

我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在2012年一月中,即农历壬辰年春节前,因心脏跳动不规律、呼吸困难、严重糖尿病及缺盐等状况而入住医院3次。第3次出院时表示呼吸轻松无碍,精神良好,早晨依旧到巴刹咖啡摊进早餐。农历新年初五与友人喝咖啡,全无异样。初六早上恶耗传来:宋子衡睡不醒――走了。

宋子衡,原名黄光佑,祖籍广东惠来。1939年出生于大山脚,只受过小学五年级教育,由于英文与算术差而留级三次,在十二岁时半途辍学,进入社会的大染缸,辗转数十年而成为历尽风霜、饱经世故的文学创作人。

他早期在大山脚丹那烈路与友人合营一间纸扎店,招牌《联艺》。联艺纸扎店虽然经营的是中下层社会所光顾的普通生意,但却有两件值得提起的旧事。其一是《联艺》是民间艺术气氛浓厚的商店。大山脚每年农历七月庆赞中元节时,盂兰胜会所供奉的,全马最大型的大士爷纸扎神像,便是联艺的作品。目前这项艺术创作已来到第三代,已经很少人知道它的最早创作人是谁。

大马著名小说作家宋子衡的许多精彩创作,便是在联艺纸扎店从事纸扎艺术工作时写成的。有人说写作需要环境、需要灵感。宋子衡的写作环境除了堆满店前的竹片碎纸,及已半完工的阴间洋楼汽车、灯笼神像之外,店的后座是“西里哗啦”的麻将声或JIM NA MI吃湖时的欢呼声。妙的是这里并非赚取抽水的赌场,而是文教界联络感情及课余消遣的好去处。宋子衡(大家呼他原名光佑)随和、好客,与文教界结缘深厚。宋子衡的写作题材资料及所谓灵感,相信有极大部分是从这些人士的生活言谈中得来。

黄光佑在60年代初期开始文艺创作,最初以新诗及散文见诸地方性的报章,如《星槟日报》、《光华日报》的副刊。1963年以后开始以宋子衡的笔名写小说。1972年将其在报章上发表过的一些短篇小说编印合集,取名《宋子衡短篇》,由棕榈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有另两本短篇小说集,即1991年由蕉风出版社出版的《冷场》及1997年由陈政欣出版的《裸魂》。有人把宋子衡的小说冠以现代派的系别。其实宋子衡的为人及写作态度,并不强调派系;对事物观察入微、措词用心、描绘深刻、对人物形象的雕塑、对境界的塑造等,谨慎严密、绝不马虎。他的文学理论是:<文学既可作为改造社会的工具,当然也可作为雕刻心灵的艺术>。对于文学,宋子衡认为:<上流社会和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扬弃它,杜绝它;但整个民族历史却需要它,即使它的实质是那么的薄弱、价值是那么的低微>。(1977年8月20《南洋商报》“读者文艺”副刊《唯一的光源》。)

宋子衡近期不但由好友菊凡的鼓励指导而掌握了电脑的操作技术,同时也较有时间可以集中精神从事写作,但最大的苦恼却是没有发表的园地。他说一篇1万几千字的小说,根本找不到发表的报纸或刊物。蕉风出版社有刊载过他的中篇小说;《星洲日报》的文艺春秋及《南洋商报》的南洋文艺等都曾将他7-8千字的小说分成两三期发表。这是目前文坛上的现实情况。看来文学这种东西不但<上流社会和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扬弃它,杜绝它>,即使普通读者也可以不要它了。

最近,宋子衡告诉我们:有心支持马华文学活动的《遂人出版社》要出版他的第4本小说集,目前正在编印中。现在,书未出版,作者已经走了。我们希望并相信宋子衡的这本遗著,将能对宁静的马华文坛,起了些微的震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