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9, 2012

新年新愿望

马来西亚诗词总会三月诗词联课
新年新愿望
槟城艺协诗词组 林怀龙

七言律诗

春来万象庆更新,百鸟林中竞唱吟。
一马呼声求改变,转型宏愿耀星辰。
公平二字启良策,正义一心赢世遵。
稀土已知成祸害,官民齐抗共留芬。

词:水调歌头

山岳呈苍翠,碧水映蓝天。南洋气候炎热,春夏历长年。
华裔久居斯境,融合多元文化,各族可相安。可喜天灾少,沃土是良田。
民亲善、官廉洁、振坤乾。富强先进,齐心奋勉莫迟延。
权力必须善用,民主更宜珍惜,治国民为先。万事凭诚恳,前景灿无边。

对联:春岁

春迎吉瑞,国运渐呈新气象。
岁接祥和,民生喜见好晨曦。

备注:2012年马来西亚第十三届国会选举前,首相纳吉宣布:“一个大马,经济转型,以民为本,公平施政”
的概念,全民寄以厚望,全国呈现一片新气象。
2012年3月

Tuesday, April 3, 2012

我的清明扫墓经历

冢山清明众子孙为先人扫墓情况






本文作者之先祖父林银来的坟墓立于1936年(玄孙林逸航摄)





我的清明扫墓经历 。林怀龙。




(本文发表于2012年4月4日槟城《光华日报》『新风版』副刊)




清明节正日通常是落在阳历4月5日,今年(2012年)是闰年(阳历2月有29日)。所以清明节正日落在阳历4月4日星期三。
今年清明节正日之前的星期六,我们夫妇和儿媳子孙,到大山脚武拉必福德正神公冢和骨灰亭去拜祭我的父亲和母亲。翌日星期天则到高巴三万韩江公冢拜祭我的祖母,随后再到槟城峇六拜十公司公冢拜祭祖父。
祖父的坟墓立于76年前,墓碑上注明祖父去世的日期农历丙子(1936)年四月初一。在我出世前三年祖父便已逝世下葬立碑。这是我们家族在南洋的第一座坟墓。祖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父亲在男中居小。
记忆中,在童年时代,我和哥哥跟随父母亲等人从过山步行(当然也有人骑脚车)到十公司祖父坟前去扫墓拜祭。那是一年中难得随父母出门郊游的机会,心中的兴奋化解了体力的辛劳感觉。尤其是到了祖父坟前,可以遇到堂兄弟姐妹,不但觉得热闹,而且也感到亲切。
那时,祖父的坟墓旁边有棵大树,枝叶繁密,树下荫凉。父亲兄弟和我们的众堂兄弟一边拜祭祖父,一边谈天交流,促进亲情的联系。大家都是那坟墓里躺着的人的子孙,平日鲜少有多人相聚的机会;在此集中,拜祭完毕,大家在阴凉的大树下犹如野餐一般分享祭品,并且互相交换,有鸡蛋、有肉包、有菜糕、有绿豆馅的糯米糕、也有一头宽阔一头弯尖的潮州桃形糕等等,既丰富又可口,带来的茶水是饮料,直到饱食尽兴而归。
后来我们受到战争的影响而被逼移居高渊,路途遥远,但是每年清明节一样与伯伯堂兄弟等相约到祖父坟前扫墓拜祭。
我们抬着纸扎祭品,从居处步行三、四公里,到高渊车站乘搭巴士到北海,乘渡轮过槟城码头,从码头搭市区巴士到港仔乾,再转搭浮罗山背的巴士经过新港到十公司冢山下车,这样才能到达祖父的坟墓。虽然如此舟车劳顿,而且抵达坟山时已近中午,猛烈的阳光,煎晒着祖父的坟墓(虽然旁边有树荫),使到子孙们个个汗流夹背,但从来没有听到任何埋怨的声音。
记得当我和哥哥还在念小学时,有一年清明节,父亲病重不能起床,到祖父坟前扫墓拜祭的工作由我们年纪小小的两兄弟负担。那时我们已移居北海,虽然路途较近,但是一样得乘船换车,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我们两兄弟一样可以完成任务。当然,那时在猛热的阳光底下,抬着祭品上车下车、上船下船、上山下山,又热又渴的感觉实在难受;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感觉到满足、欣慰与自豪。
后来,我祖母在壬辰(1952)年去世时我家在北海,祖母埋葬在威省中部的高巴三万的韩江公冢,那是专供潮州人埋葬的坟山。我父亲在庚申(1980)年去世,埋葬在大山脚武拉必福德正神的冢山。我母亲在壬申(1992)年去世时,在武拉必福德正神火葬场火化,骨灰供奉在福德正神的怀亲阁。
现在,我们每年的清明节,要分成两天先后到四个地方去扫墓拜祭。堂兄弟甚至自己兄弟也无法再相约在同一天去扫墓,原因是现代各人生活方式不同,所居住的地方也相距遥远,各人需依照自己的方便安排携带子女上山扫墓的日期时间,所以从前那种祖父坟前相聚野餐的情景,已经成了历史的回顾。
虽然如此,在我们的家族,到祖先坟前扫墓拜祭的传统文化,至今依然延续不断。因为我每年清明节到祖先坟前,都会发现有祖先的子孙曾孙玄孙来拜祭,而且来得比我们早。我们打扫修饰祖先坟墓,并且加上泥土,以维持坟墓的高耸原状。有时当我们抵达时,发现这些工作已被别的子孙做了。虽然这些工作需要花些钱,但不论那一个子孙都乐意这样做,这是非常难得,也令坟墓中人感到欣慰的美事。
我很高兴我的儿子媳妇和孙子,都乐意在清明节,跟随我们夫妇到祖先坟前去拜祭扫墓,而且他们对于办理这些事情已是习惯与熟练,非常难得。我希望并相信在我们的家族与家庭,这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将会永远的延续不断。
我告诉孙子,清明到祖先坟前拜祭或扫墓,形式与祭品并不重要,因为这一切坟墓中躺着的人不一定会受益(我们不说肯定不受益),但是意义在于拜祭者所表达的真诚与心思。来到祖先坟前,首先表现出对祖先的崇敬、对家庭历史文化的认同与准备承传延续的诚意。来到祖先坟前的子孙,心思肯定是虔诚与善良的,这代表着一个人的习性与品德修养,也可成为后代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