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6, 2010

同事



槟城《光华日报》 27-03-2010 <新风版>副刊<两言凉语>

同事

文:林华

同事张先生,不但精明能干,办事能力强,效率高,而且品格高尚,态度优良。他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乐于助人。不论在工作上,或是私人问题,他都有求必应,过后查询效果情况,直到问题圆满解决才放心。他施恩不记恩,助人不求报,所以同事尊敬他,珍惜他的善待和友情,乐意与他相处。上司长辈把他当作好助手,好同事;下属或小辈,把他当为父兄或师长。许多同事将张先生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公司则把他当作宝贵资产。
在人生过程中,相处时间最多最频密的,除了家人和在校同学之外,便是同事。我们离开校门,踏入社会工作,每天都与同事相处。不论工厂、商行、学校或政府部门。规模大的同事多,规模小的同事少,单身独守一个办事处的机会恐怕不多。
我们上班任职,除了希望升级加薪,还希望日常工作愉快心情好。这便得依赖于同事相处的情况来决定。同事相处之道,不外诚恳相待,互相关心,有事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无事也应互相招呼问候。倘若你感觉到某位同事有令你感到不愉快甚至怀恨的事,你应先考虑到可能是误会引起,如有机会坦诚交流探询,可能你会恍然大悟而使误会全消,使彼此恢复本来的亲切关系,甚至误会消除之后会有更加亲切的感觉。
同事相处,最怕小事误会而造成冤仇,进而赌气暗斗,各怀鬼胎。甚至各自拉拢同事,组成阵营,互相排挤,互相破坏。同事之间到了如此地步,不但工作不愉快,效率受影响;而使整个机构操作不顺利,成绩受挫折,间接扩大受害者的范围。所以大家都有必要小心防止这种恶劣情况的发生。
我们希望有好的同事来共同营造愉快美好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必须有共同理想而作出各自的贡献。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积极和主动的态度。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每个人都能把上述的张先生当成模范来作为同事相处的范本,那将会无往而不利。
同事之间也应该常有工余相聚的机会,尽管是工作上的研讨交流,社交方面的聚餐游戏,或郊游旅行等等,也可促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交流。这些活动,在很多时候是由老板或上司主动领导办理。
最难处理的是有些老板,为了保持自己的霸气与威严,不愿意看到职员之间有具备高超影响力者,而喜欢指使心腹暗中监督,然后分而治之。也有些公司,因为内部有不可告人的机密,老板恐怕同事之间过于亲密的交流,可能泄漏秘密。所以须将员工分为内外两个阵营。在这种环境中,同事之间多数把亲切热忱收敛起来,保持缄默,各自独善其身。相信如此机构,成就也不会很大。

Saturday, March 20, 2010

医院


(2010年3月20日发表于槟城《光华日报》副刊新风版<两言凉语>专栏)

医院 。林华。

我是退休公务员,我和其他退休人士一样,经常到政府医院检验身体及领取保健药品。血糖、胆固醇、血压、尿酸等偏高,经常是老年人的通病。于是,经常在医院里相遇所谈到的,都是这几个项目。

我国对于人民的医药照顾可以说得上十分周到。政府医院对所有到来求诊的病人都是一视同仁。对于大马公民只收登记费一令吉,非公民则须缴纳登记费十五令吉。至于公务员则完全免费。

我对政府医院有特别好的印象。医务人员上至医生下至杂役,个个态度和蔼亲切,服务精神可嘉。他们按照工作上所应秉持的态度与服务方式,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不论是住院的病人,或者是门诊部求诊者,总是以最高度的耐心,接受病人的提问,然后给予圆满的回答。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殖民地时代,配药员、护士、甚至杂役等对病人耀武扬威,大声苛责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我想这便是教育的进步,文化的提升,人类素养促成态度改变的缘故。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批评政府医院的不是。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否本身有去过政府医院。喜欢光顾私人医院,经常交付昂贵医药费的人,总是认为私人医院一切都比政府医院好。有些人在政府医院等了个把小时便怨声不绝,殊不知私人医院有时要等得更久。

我有个生活十分节俭的朋友,他也是退休公务员,什么钱都乐意节省,但是却很舍得付出医药费。他宁可到私人医院去付出高昂的医药费,也不肯到政府医院领取同样而免费的药品。原因可能是对政府医院有错误的印象而无信心,认为政府医院不可靠。

在我们的社会中,私人医院通常拒绝接待严重,尤其是病重又比较贫穷的病人。即使他们接受而把病人医死了,病人家属也乐意认命;但如果是病人不幸死在政府医院,则故事可能就多了。人类不肯深入探讨是非而凭一己成见作出判断是最不理智的行为。

我经常在医院里看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很自然地得到医务人员的礼待。推着轮椅过来让病人坐下,或是上前扶持,就如对待自己的长者一般,亲切温馨的举动真是令人感动不已。

我在政府医院接触到的医生,大都是认真客气,对病人细心检验关怀询问,并且自动建议多加保健药品,以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真是医者父母心。反观那些只顾收取高昂医药费,然后才肯动手医治病人的私人医院医生,要如何与他们的医德相比较呢?

Friday, March 12, 2010

争议


(2010年3月13日发表于槟城《光华日报》副刊新风版<两言凉语>专栏)

争议 。林华。

与朋友闲谈间忽然提到马华党争。马华党争原本是该党的传统文化,也是该党历来生命延续的必然节奏。所以也不算什么精彩的大事。但2009年所闹起的那次党争,确实有比历来的党争更特殊的结局。过去的党争都是A胜B输或相反,但这次党争的结果却是AB全胜,输的是企图救党的C组党员。因为AB言和,重修旧好,令纷纷表态及花钱费时召开特大,以最高智慧表决解决方案者,即使没有认为突然成为落水狗,翻身不得,最少也会有突然被遗弃受欺骗的感觉。

在谈到这种收场是否理想时,我的朋友与我意见相左,于是彼此起争议。争议的既然是与己无关的事,谁胜谁负,谁是谁非原本无关重要,不应该影响彼此的友谊感情。但朋友突然翻脸,咖啡只喝了一半便站起来拂袖而去,表示不能与这种意见相左者为伍。无谓争议,竟然引来不愉快的收场,实在感到不值。

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国际间,商场里,社会上,或家庭中,争议总会有,并且是经常发生的。国与国之间,因某事件而起争议,最后闹到断绝邦交或甚至动武打仗,牺牲双方多少生命财产的例子比比皆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也会因争议而闹分裂。不过,为着双方的利益,彼此总会有化干戈为玉帛,重修旧好的一天。这便是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必然道理。

国家历史绵长,个人生命有限。人与人之间如起争议,闹绝交而不修好,从此成为陌路人,那应该算是人生憾事。人生在世,我们应该珍惜缘分,珍惜感情。我们即使没有需要朋友的扶持帮助,也不应该树敌立仇。如因一时意见冲突而起争议,则应该宽宏雅量,彼此涵容,互相原谅。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理智应对,切莫闹情绪,失常态。如果万一闹翻,也应该找个适当时机重修旧好。能够首先主动去与对方修好者,才是重德尊义的仁者,

其实,任何争议的发生,都是因为双方都具有充足的理由。所谓“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当然,有时候也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倘若真的遇到这种局面,最好是鸣金收兵,知难而退。因为死缠烂打,只有自讨没趣。而遇到双方道理充足,相持不下时,则应权宜折衷,寻求下场阶梯,免得越闹越僵。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其实未必。根据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讲的“道”,便是真理,世间只有真理是唯一的,而能引起争议的道理则必然是相对而非绝对。即A对或B对,或是AB全对,都是见仁见智,并无绝对。既是相对而非绝对,便得互相体谅,互相迁就。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冷静沉思,如果领悟此种道理,自然就会对任何争议,泰然以处之,而不致拼到你死我活。妥善处理争议,生活将会过得舒适快乐得多。

Wednesday, March 10, 2010

为教育界长老倪子仲祝福


倪子仲章守容贤伉俪摄于
山东旅次 1996


老友相聚左起倪子仲,任雨农,
许平等,林良耀,林怀龙


倪子仲(右2)出席马来西亚
中华外丹功代表大会1993


倪子仲在武夷山手持相机猎取
美景的英姿。其后为夫人章守容


倪子仲校长(左4)从光华学校退休
16年后代表董事部建委会赠纪念品
欢送林怀龙校长退休1994

倪子仲(右3)与众乡贤摄于
龙岩天后宫前 1998

为教育界长老倪子仲祝福 。林怀龙。

(本文于12-3-2010 发表于槟城《光华日报》副刊<新风>版)

2006年10月8日,倪朝日、沛豪、沛程贤昆仲,及沛慧沛华贤昆玉,为表孝心,特地在北海光华学校礼堂,备设盛大桃觞,为其令尊大人倪子仲校长祝嘏;同时招待倪府亲友,并且遵循倪校长的指示,将亲友贺仪共3万余令吉,悉数捐充北海光华学校教育基金。这是北海社会史无前例的盛事,令人津津乐道。热心家捐献巨款赞助教育的例子当然有,但一位退休校长数十年为教育鞠躬献力之后,又捐献巨资发扬教育事业的,在北海社会,我们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

倪子仲校长是北海光华学校1961年至1979年度校长。当他在统一薪金制时代于1961年受董事部聘请出任光华学校校长时,该校是一间学生近千名的普通乡区小学,校舍简陋,设备不全。在富有办学理想及充满魄力的倪校长领导策划之下,配合董事部建委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地方的发展,扩建校舍及礼堂,将校务逐步推向高峰。直到1979年初退休时,光华学校已拥有3千多名学生,成为全马规模最大的华文学府。

在中国接受儒家教育,生性宽怀忠厚的倪校长,以德待人,以仁办学。在应付校中复杂人事的过程中,总是报以宁人负我,勿我负人的厚道。倪校长退休之后,我有幸接任其职。我在职期间,倪校长先后担任董事会及建委会总务,继续为光华学校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我们互相配合,在前后两位主席陈炳裕与彭如德领导之下,多次扩建光华校舍,使达致今日规模,为华教、为光华奠下稳固基业。16年后,倪校长以光华学校董事会建委会总务身份,欢送我退休。我们经常保持联络,并与其他老朋友聚会。我们都尊敬热心华教的先哲时贤,出钱出力,贡献于华文教育,巩固民族大业的丰功伟绩,而给予一定的景仰与表扬。

倪子仲校长祖籍福建龙岩,少年时在家乡接受教育,青年时代毕业于厦门师范学院,曾经参加军训。学问渊博,品德优越,才华出众的倪校长,于1948年从中国南来之后,便从事教育事业,历任中小学华文教师,训导主任,校长及师训班讲师等达三十多年的岁月。为国家社会培育英才,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

倪校长于1979年退休之后,与章守容老师贤伉俪经常出国旅游观光,足迹几乎遍及全世界。由于文学修养精湛,文笔犀利流畅,经常在各报章发表著作。几凡游记特写,怀旧散文,时评论述等皆所包括。并且汇集成《生命的痕迹》、《龙乡情长》及《龙津河之恋》三本著作,流传于世。即使倪校长在数年前罹患轻微中风而不便积极活动,在家修养期间,依然不忘执笔将保健调养心得写成文章,寄发给朋友参阅,其仁心善意,实在令人感动。

许多人在退休之后即息影家园,含饴弄孙,享受安适的林泉生活。但倪校长却关心社会,热心公益,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除了对于光华学校的关爱之外,也担任北海钟灵中学董事,同时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及健身活动的推展。他积极推动中华外丹功,使组织遍布全马,并曾担任全国总干事,现被推举为总顾问。领导筹募基金,购买外丹功会所。倪校长也曾担任槟城龙岩会馆正副主席,领导乡会活动,协助筹募大学贷学金120万令吉。共同筹款建设耗资人民币200多万的龙岩市天后宫。倪校长也热心德教,曾担任北海德教会紫威阁总务,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总秘书及教育主任等。现为紫威阁阁务顾问。

倪校长是我国几位著名教育界前辈之一,他与沈慕羽,任雨农等已故老前辈交情甚笃,曾获得他们赠送墨宝及诗词。真有惺惺惜惺惺的亲切情谊。

时序转移,人事更替,文教人士的生活价值观也有所改变。这使我们对于逐渐凋零减少的教育界老一辈所散发的馨香气质,更加感觉到宝贵与温馨。

我们虔诚祝福,希望硕果仅存的文教界老前辈如倪子仲校长者,能够多蒙上苍保佑,让他们身体健康精神好,即使不能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也可以精神感召,作为我们大家的精神典范。

Monday, March 8, 2010

我写老友林怀龙











(本文于2010年2月25、26日连载于槟城《光华日报》副刊<新风>版)

我写老友林怀龙 ●马汉

要写老友林怀龙的心愿已久,之所以迟迟未曾下笔,系由于不知要从哪儿下笔才好。原因是林怀龙是个多才多艺的干才,究竟说他是个作家呢,还是个教育家?因为在文学方面,他不只是个文艺作家,也是个时评家,他在对新文学方面的成就不小,可是在旧诗词甚至对联方面的造诣也很高。想来想起,还是用“老友”林怀龙这个题目,从友谊的开始写到根深蒂固的老树,再写写他在文学与教育方面的成就,随意写来,该不会沦成“擦鞋八股文”吧!

●穷家孩子,早年崭露头角

早在1958年,我在麻坡日间师资训练学院受训时,便与怀龙兄结识了。怀龙兄在一篇《忆昔观新说马汉》的文章中,开头便记述了这段友谊。他说:“1958年,我在槟城日间师训学院受训,开始对写作发生兴趣。经常阅读一些文艺杂志及报上的文艺副刊,对写作人深深仰慕与敬佩。”
“当时麻坡日间师资训练中心,有笔名江川和如心者,写作甚勤……我在仰慕及敬佩的心理支配下,乃分别写信通过麻坡日间师训转交给这两位文友,表达我对他们的仰慕之忱,并建议与他们结交为笔友。”
“不多久,我便收到一封回信。写信人感谢我的去函,并表示乐意与我交为文友,不过,他说虽然写信给两个人,但却只能交到一个朋友。原来江川与如心是同一个人。后来我发现:马汉、莫理、林野、柯里夫、舒丛等都是他的笔名。”
从这段文字之中,不难看出我和他结交的开始,是由于一段的文字之缘。
成为笔友之后,从书信往返之中,我便晓得这位文采出众的文友,跟我一样出身于寒门,两人的父亲同样是个潮籍的财副伯,都不善于赚钱,虽然不曾耽误子女的学业,可是生活上的物资毕竟匮乏。怀龙兄与我都同样地早在念初中时期便学人舞文弄墨,作品投寄到报章副刊及杂志上去,藉以表现并肯定自己,并赚取千字3-5元的菲薄稿酬来充当买书之资。
1959年,我的小说散文合集:《听来的故事》在香港艺美图书公司出版,成为第一个在香港出书的青年作者。艺美的编辑谢秋林委我编选一本《马来亚青年作者小说集》,以向他邀稿。他在不久之后寄来小说创作3篇,都被我采用,出版了:《悲喜之间》一书。收入村生、林华、梁志庆、集文(丽砖),于青、高秀与我7人的14篇短篇小说。当时,怀龙兄用的笔名是林华,主题篇《悲喜之间》以及另外2个短篇,出自他的手笔。
《悲喜之间》出版之前,怀龙兄已寄赠他的处女作:《不再倔强的人》一书,收入小说10余篇。
几乎就在这个时候,怀龙兄从老远的槟城南下江城麻坡访我,两人相见之下十分欣喜。我约了几位爱好写作的文友跟他茶叙,大家交流一番,谈得十分投机。我这时才发现,怀龙兄长得比较高大,谈吐温文有礼,不过声音浑厚而且很坚决,是个大将之材。

●获任老启迪,奠下文艺根基

我也从他的言谈之中,晓得他很早就文采洋溢,在小学念书之时,获得教育家任雨农的教导,任老当时正值壮年,担任小学校长,并任小六班华文导师。任老买了不少30年代巴金、冰心等作家的著作让学生阅读,怀龙获得任老的启迪,接触了巴金、冰心的作品,奠下文艺的根基。初中到师训一二年级时候,便经常向报刊投稿,作品蒙当时《光华日报》〈青年文艺〉及<南斗>版主编温梓川采用,开始用林华这个字号在写作界崭露头角。1960年《光华日报》庆祝50周年金禧纪念主办“东南亚华文短篇小说创作比赛”,怀龙兄的小说不但入选,而且排名第8,当时的征文比赛参加者不分初学者或文坛高手,依稀记得当年北马的小说家陶焰等人,都曾名列前茅。
从这个事实看来,《光华日报》的文艺副刊和小说比赛,都对当年马华文学作出很大的贡献,搞史料的专家们,应该加以表扬!

●办学认真,对朋友诚恳

怀龙兄在杏坛工作30余哉,他常笑着对朋友说:“30年的教学生涯之中,我不曾担任过教员!”圈外人听后不解,问道:“既然在学校教学30余年,又说不曾任教师,这话从何说起?”
其实没错!怀龙兄从师训学院毕业之后,受到学院的推荐,被教育局委派到大山脚蔗芭侨光学校去担任校长。当时侨光全校学生125人,教师4、5人。怀龙兄敬业乐业,住在宿舍里,上午教书,下午领导校友及学生为校园栽花种树,晚上在宿舍与同事们讨论教学问题,编写教学计划等,全心投入,以勤劳弥补经验之不足,使校务进展顺利,学生成绩优越,因此在教育界树立美好声誉,为日后不断升级奠立良好基础。
离开侨光之后,他担任过北赖中华三校,武吉丁雅平民学校的校长。1979年3月1日,他由于办学有方,表现杰出,受到教育局的委派,出任3460学生,在当时是全马规模最大的北海光华学校校长,直到1994年7月5日光荣退休。在百多位同事的配合支持之下,校务顺利进展,蒸蒸日上。从1973年到1982年间,怀龙兄受到教育部的委派,兼任北马四州假期师训班华文及华文教学法讲师,为杏坛栽培不少人才。这是怀龙兄对教育事业的特殊贡献,也是他一生中最感光辉灿烂的岁月。
怀龙兄长校,不论学校规模大小,总是认真办学,跟学生亦师亦友,爱护有加。他曾勉励了不少学生毕业后继续升中学,最后成为杰出专才的例子多得很,其中在侨光学校的初期,有一位学生黄保国,与他感情最深厚,小学毕业后到日新中学深造,成绩优越,后来获得奖学金负笈美国,考获博士学位,成为农业水利专家,曾担任联合国顾问多年,先后被派到非洲、尼泊尔、斯里兰卡、中国西南区等落后地区去指导农民耕种,代表联合国鉴定及批准农业贷款,协助了许多落后贫穷国家的农业发展。近年间,黄保国博士在雪兰莪开办农场,制造并应用有机肥料种植蔬果,已有很大的成果。怀龙兄对待学生一向保持着人师的态度,坚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原则。
他对于朋友一向诚恳、关怀。据我所知,他在进入乐龄之年,周边的好友很多,其中不乏当年的同学与文友。怀龙兄曾告诉我,他有个老同学是一位书法家,每当他替人作对联之时,都请这位老友题写。另外又有一位老友,每当怀龙兄有大作见报,他不但给予嘉奖,有时还指出文中某些小缺点。我听了十分羡慕,我告诉他说:“这是您的福分,对人诚恳方有此福报,我就没有呀!”
怀龙兄跟我来往52年,虽然他在北方,我在南方,相距数百公里,可是经常鱼雁往返及电话传达音讯和问候,三两年间也会约好在某个景点,某项文化活动相聚。友谊真正是“老而弥坚”。
我的一生十分坎坷,原因是不自量力,常作螳臂挡车之举,因此历程颠簸,曾经挨过挫折与打击。一个人有此际遇,不难看出朋友之中的真诚如何。怀龙兄对我的友谊是最能经过考验的,一语以蔽之,那就是不论是哪一个时期,纵使他骑上马上,我行在路边,他必定会下马来陪伴我一程。如此的友情,人生难求哉!

●作品很多,获崇高评估

怀龙兄文采洋溢,不论在新旧文学之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早年时期他热衷于小说创作,他用林华的笔名出版过《不再倔强的人》(小说集)1本之外,还写过不少小说,刊登在香港的《海光文艺》,《建国日报》的〈大汉山〉(原上草主编),数量颇多,未曾结集出版。此外他先后替《光华日报》、的〈新风〉、〈言论〉、《南洋商报》的<言论>、<教育>和以马龙的笔名在《光明日报》的〈言论〉写过数十篇的时事评论、教育论述及生活言谈,足足可以印成3本结集。他也曾应我之邀撰写过小学生创意作文,数十篇及游记多篇。他的旧诗词与对联也很丰富,足足可以印成2巨册。此外,他也编写过《华文教学法讲义》一书,由长青贸易公司出版,被采用为华文假期师训班受训学员的参考书。
中国汕头大学海外潮人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一套《近现代海外潮人文学》二册(由翁奕波、郑明标二位教授撰著)(于2008年出版)。书中第三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潮人文学》中,对林华(林怀龙)作品,就有以下的评述。(刊于806页至900页,文长4000字)
翁、郑二位教授在开始的时候评述说:“林华主要是以现实主义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借文学作品传达自己的主观情绪、理想和意图。体现出中国传统的“诗言志”文学思想。他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以其敏锐感细腻的文学感受,淡泊明志的创作心境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抹上浓厚的马来西亚当地色彩,作品中融入了高涨的时代呼声,他的文字清新隽永,感情真挚热烈,视野开阔,因而成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家。”2位教授对于怀龙兄近年间侧重于人生言谈及华文教学问题的言论也有详细的评论,由于篇幅所限,仅录结论中的要点如下:“林华在这个时期的评论及人生言谈中没有了他在上一个世纪文字中的沧桑和苦难,没有了满腹牢骚辛酸,也没有了一种飞絮浮萍的飘泊感和陌生感,更没有口诛笔伐的尖锐,他并不是把文字当作精神寄托或者灵魂的避难所,相反,这些字字珠玑,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了温馨而安谧的人文关怀,彰显出崭新的时代精神。”

Friday, March 5, 2010

乌鸦



(2010年3月6日发表于槟城《光华日报》副刊新风版<两言凉语>专栏)

乌鸦 。林华。

乌鸦是鸟类当中最令人讨厌的。

乌鸦羽毛乌黑,声音粗糙而沙哑;喜欢在肮脏的地带觅食,而且所吃的是腐烂发臭的食物。人类通常不喜欢乌鸦,而且把乌鸦当成不祥的飞禽。

不知是否与肤色有关,乌鸦总是喜欢在印度人较多的地区生活。我年轻时代到吧生去找朋友,发现吧生是印度人聚居的城市,也是乌鸦最多的地方。后来在槟城州威省的北赖,也有同样的发现。听说吡叻的和丰也是如此。

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我们经常强调不分肤色,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但在很多时候却仍旧是理论容易实践难。试想连鸟类也寻找相同肤色者来接近,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谓血浓于水,物以类聚,万物各亲其亲,是情之表露,其实也无可厚非。惟皮肤乌黑的印度人与乌鸦的接近,是出于巧合,或是情之所钟,则难以考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把不祥的谈话说成乌鸦嘴。就像我们说“狗嘴长不出象牙”一样。假如乌鸦在屋子周围飞叫,或是停在屋檐上,我们便会提醒一家大小出入小心,不幸的事可能就要发生了。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从何时开始流传,也无法考证。但是即使是以讹传讹,也会令人心存顾忌而感到不安。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乌鸦活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就像猴子一样,树木被砍伐,土地被建屋发展,乌鸦和猴子一样失去栖身之所。当我还在教育界服务的时候,原本在北赖生活的乌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只好跑到北海学校食堂来冒险觅食。在校园内仅有的几棵大树上,乌鸦群停歇叫嚣。学校向市政局投诉之后,市政局人员便送来捕捉乌鸦的笼子,让这些处境堪怜的禽类,投向以食物为饵,引诱它们进入的笼子,上当后便是走上绝路。

听说市政局人员是把捕捉到的乌鸦杀害而不是把它们放生到郊外。因为乌鸦在郊外不能寻觅到适当的食物。乌鸦的食物是城市边沿垃圾堆里腐烂的小动物或人类剩余丢弃的食物。所以如果被放生到找不到食物的郊区,最终它们还是会回到市区的边沿来求生存。

造物者给予世间万物的生存机会原是公正平等的,但是世界发展的结果便产生物竞天择的不协调情况,使到只有适应者才能生存,否则便被淘汰。其实适应改变中的环境以求生存,并不只是乌鸦所面对的问题,其他生物也是一样。即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能脱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信在世界不断发展,卫生情况不断改善之后,肮脏的乌鸦便会慢慢失去生活的空间,而逐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除非他们能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稿于 16-09-2009